1. 首页 > 生活常识

专家谈年轻人出门了老年人怎么办

4月23日,北京,某小区内悬挂当前子女最大的孝顺是带着爸妈打疫苗的横幅。

12月9日,一则关于公众该如何应对新冠广泛传播的七点建议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针对老年人群体该如何应对,文中提出惹不起躲得起,80岁以上老人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并建议在此后的半年时间内子女少去看望老人。一时间引起热议。

这条刷屏消息的撰写者是有着近四十年感染病学从业经验的医生缪晓辉,他是原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副主任委员,《中华传染病杂志》名誉总编辑。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至今,缪晓辉一直在为该如何应对疫情形势建言献策。

缪晓辉认为,一方面,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的松绑,老年人作为话语权低、有各种基础病的弱势群体,究竟该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防护、应对感染值得科普。另一方面,当下各种用药建议层出不迭,公众对感染仍十分恐惧,很多人各类药物叠加使用、稍有不适便开始用药,乱象丛生,有必要在此刻加紧呼吁科学应对的方法。

因此,《中国慈善家》就老年人群体该如何应对新冠感染的风险专访了缪晓辉,在他看来, 不能因过度防护而无法兼顾生活,要尊重每个老人的需求。

《中国慈善家》:目前疫情管控逐步放开,感染风险骤升,老年人群体处于这场感染风暴的何种位置?最适当的应对方法是什么?

缪晓辉:首先我们需要达成一个共识,即当下流行的奥密克戎株病毒是无法消失的,毒性也已减弱,我们只能与病毒共存,过度担忧是没必要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希望把公众的损害降到最低,老年人由于患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处于弱势位置,因而格外需要加强防护。

根据病毒传播规律,在未来的3至6个月将会是新冠感染的高发期,我认为老年人应做到主动隔离,尽量不去封闭的、拥挤的公共场所,也就是俗话说的惹不起就躲得起。例如不要去人多的商场超市、电影院、剧院、图书馆等地方,也不要操办祝寿宴,不参加红白喜事,毕竟只要去就会有很大的感染风险,可以以视频等线上方式替代。

每个老年人的基础疾病状况都不同,有轻、重、缓、急、已控制住和尚未得到控制的、恶性疾病和非恶性疾病、有活动能力和丧失活动能力等不同情形,因此外出到公共场合时要量力而行。当然也有岁数很大、身体状况很好且并不担心感染的老年人,那就可以随意外出。最重要的是每个人要做出最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行动。

另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老年人也已适应了长时间的隔离生活,我现在所提倡的是过去方式的延续,对于老年人来说也相对好适应,主动隔离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的处理方式。

如果需要出门,则一定要将口罩扎实戴好,捂好口鼻,上下电梯少接触各个按钮,每次触摸的时间越短越好,子女在照顾时也要这般细微,让老人有防护意识地出门。对于长期瘫痪在床无法出门的老人来说,则需要让陪护者与老人一同主动隔离,改变家庭分工模式,饭菜可由其他家庭成员送来,尽量做到不将病毒带给老人和同住的陪护者。

如此坚持3至6个月,等群体免疫逐渐建立后,老人即可随意出门,恢复自由的生活。总结来说,当前老年人防护感染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感染,躲过去。

12月9日,北京,公园里戴口罩的老年人,不久前,北京发布通告称,进入公园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中国慈善家》:在老年人主动隔离期间,应该如何饮食起居以保持良好身体状况的稳定?该如何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缪晓辉:不论饮食还是起居,都要讲科学。

对于有活动能力的老年人来说,保持运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里讲的运动不是年轻人健身的概念,而是一种更缓和的方式。可以在家中转圈走路,家里走不开的,可以到楼下小区里或附近某处活动。通过坚持运动,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增加血液循环,加强废弃分泌物的排泄,也可以增强消化功能,促进营养吸收。要坚持运动,早中晚各一次,一次走1000步左右,一天下来保持在3000~5000步,这是比做家务稍多一些的运动量,对于老年人来说较为合适。

还要坚持晒太阳,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消毒功能,红外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每天晒至少半小时。

关于饮食方面,我个人不提倡任何有物质干预的养护方式,从身体健康角度来讲,吃天然生产的蔬菜已足够。

同时,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相当,也与免疫力的强弱息息相关。老年人的焦虑症发病率通常是年轻人的4倍,本身患有各类基础疾病已忧心忡忡,加之担心感染新冠而变得更加焦虑,此时,子女需要帮助疏解情绪,同时可以给老人准备安眠药助眠,让老人保持每天不超过3刻钟的午睡。

此外,在等待群体免疫的过程当中,如果有新上市的针对奥密克戎株的疫苗,我推荐大家去打。

《中国慈善家》:如果老人感染新冠,出现什么样的症状需要格外引起注意?

缪晓辉:如果老人不幸感染新冠,也不必急于第一时间送医院诊疗。初期通常是喉咙痛、咳嗽或味觉丧失,这时候如果判断是感染了,但又没有发烧的症状,精神状态也良好,则不必送医,后续几天如果都是此种情况,可以多补充维生素c、多喝水、吃牛奶和蛋白。

但若是开始发烧,由于老年人基础代谢弱,体温反映不明显,烧到37.5度就要引起警惕了,烧到38度则要考虑送医,老年人的38度相当于年轻人发烧的39度。特别是本身身体状况很差,例如癌症化疗阶段,就必须送医了,这主要看个人情况和体质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放开后,医院已由此前三年中最安全的地方,变成了感染风险最高的地方,并不安全,需谨慎送医。同时我也呼吁社区医院要开始发挥作用,可以在这种时刻给予老人是否要送医的指导,也可以在老人或同住人感染时帮助送药,日常还可以通过宣传等活动缓解老年人心理焦虑。

10月13日,北京,清晨测核酸的老年人。

《中国慈善家》:在老年人主动隔离期间,您主张子女非必要不探望,这是否会与子女观念产生冲突?

缪晓辉:我所指的非必要不看望的子女,是指关系更远一些的亲戚朋友,甚至老人的孙辈孩子,常在老人身旁照料的子女当然不算在内。主动隔离是一个软性的概念,并非强制和教条,而是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能将老人的感染风险控制到最低。

年轻人和老年人的观念冲突一直都存在,但网络上更多是年轻人、中年人的声音,老年人的声音是被忽略的,他们由于多数罹患不同程度疾病,对病毒的担忧和惧怕也更深,所以在此时谈人情、谈孝顺,实际上应该认识到老年人所处的境况到底是怎样的,然后满足老人的需求。

不要让弱势群体成为弱势群体,这是我所秉持的。相比于2003年非典时期,当下我们的信息更加通畅、医疗卫生条件和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老年人此次面对的情况也好了很多,所以我们固然要照顾老人,想尽办法照顾弱势群体,但不能矫枉过正,让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极度下降,成为另一种弱势群体。老人不仅有身体健康的需求,也有精神健康的需求、寻求自由的需求。所以,以上所有主动隔离的措施都要适度、要兼顾、要恰到好处。

作者:陈柯宇

图片来源:IC、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万小军

网友看法

1、网友19702123:老年人是靠中年人养的,孩子也是靠中年人养的。退休金是中年人交的养老金发的。孩子的衣食住行都是钱,是中年人付的

2、网友丫丫妈妈666:那你想怎样?还像以前一样 年轻人都失业

3、网友随风91637:三年疫情防控最大的受益者其实就是退休的老年人,但是这三年对疫情防控影响最大的也恰恰是这些退休的老年人。因为他们没人管控,随意流动,带来了极大的疫情传播风险,大家回想一下。咱们国家几次疫情控制平稳后,不都是老年人出游才导致再次疫情开始爆发吗?

4、网友夜未央74030018:没问题啊,老人在家继续隔离,年轻人出去创造价值赚钱。难道让所有人都蹲在家喝西北风?

5、网友琅琊四院电击科主任:反正我们这里没有退休金的老人,都是该出门出门,该工作工作

6、网友奋发小猫dr:老年人领退休金。年轻人咋办?

7、网友广西弥勒佛:国外没有老人小孩?

8、网友方方131882925:喊着让老年人打疫苗,今天去一看还限号,只打一上午,早上五六点都得去排队,去晚了就没号,还只有每周六才打,坐标成都

9、网友知书达理咖啡Ex:笑话,年轻人需要外出,我们老年人很少外出,且都注射过了三剂疫苗,选择独栋别墅居住,感染率不会高的。

10、网友百慕大110:老年人出门本来危险就很多,怕死的话还是不出门了吧……

11、网友Miuniu是只小狗狗:没办法,适者生存

12、网友奋发有为荷叶E:你走出来,去公园,去广场看看,那些大爷大妈多快乐,建身的,跳舞的,活得潇洒。才不会让人但心,他们知道自己是建康的第一责任人,比年青人活得明白。

13、网友Dobra:非必要就晚点儿出门,等高峰期过去。

14、网友最美吹鼓手:不用担心,老年人比年轻人还跑的欢、跑的快、跑的远。

15、网友摘蓝莓:老年人要靠年轻人交养老金,当然要先顾年轻人。老年人少聚。

16、网友一亩田6:年轻人还可以活好久好久,老年人怎么办!好笑!

17、网友Thenoiseofsilence:这个事没法细想 高峰期过去前少出门吧 目前这混乱状况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了

18、网友股神级大咖: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太难了,老年人怎么能真正的保护好,还有上学的学生,和家长在一起难免就会发生感染,这是不可避免的

19、网友江湖相忘996:感染了,大概率无症状;有症状,小概率成重症;是重症,死亡率也很小。用数据说话,都三年了。

20、网友学者abc:到底是病毒本身毒性减弱了,还是因为打疫苗病毒才减弱的?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滚锁常识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