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本常识

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哪一位啊 农政全书是一部什么书

  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哪一位啊?是徐光启的。关于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哪一位啊以及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哪一位啊,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哪一位啊怎么读,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哪一位啊简介,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哪个,农政全书是谁所著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哪一位啊

农政全书是一部什么书

  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书的。

  《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书。《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之一,集前人农业科学之大成,总结了清代之前的农业科学技术。

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哪一位啊

  是徐光启的。

  《农政全书》作者徐光启。

  《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

  贯彻这一思想正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

  由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农学著作。

  《农政全书》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农政措施,二是农业技术。

  前者是属于整本书籍的大纲,而后者显而易见就是实现这些纲领的技术措施。

  因此,在《农政全书》这本书籍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在当时古代不同寻常的内容,比如开垦、水利、荒政等,并且这些内容很多,占据了将近一大半的篇幅,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农政全书》这本书地位是比较重要的。

  徐光启认为,水利是农业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土地。

  当时的情况是,一方面西北有一大片荒地,荒废了,没有耕种;另一方面,首都和军队需要从长江下游运送大量粮食,费用很高。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他提出在北方进行定居,这就需要兴修水利。

  他在天津做的垦荒实验,就是为了探索扭转南水北调粮食工程的可行性,从而巩固国防,稳定人民生活。

  这是农政全书讨论垦荒和水利的出发点。

  某种意义上,这就是徐光启写农政全书的目的。

徐光启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上海人,万历进士,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1603年,入天主教,教名保禄。

  较早师从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勤奋著述,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徐光启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崇祯历书》的编译和为改革历法所写的各种疏奏之中。

  在历书中,他引进了圆形地球的概念,介绍了经度和纬度的概念。

  他根据第谷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提供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

  在计算方法上,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并首先作了视差、蒙气差和时差的订正。

  除《崇祯历书》全书的总编工作外,徐光启还参加了《测天约说》《大测》《日缠历指》《测量全义》《日缠表》等书的具体编译工作。

  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最大贡献当推和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前6卷)。

  徐光启提出了实用的“度数之学的思想,同时还撰写了《勾股义》和《测量异同》两书。

  徐光启首先把“几何一词作为数学的专业名词来使用。

  《几何原本》的翻译,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原有的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习惯,改变了中国数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国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但直到20世纪初,中国废科举、兴学校,以《几何原本》为主要内容的初等几何学方才成为中等学校必修科目。

  徐光启在修改历法的疏奏中,详细论述了数学在天文历法、水利工程、音律、兵器兵法及军事工程、会计理财、各种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舆地测量、医药、制造钟漏等计时器十个方面应用。

  还建议开展这些方面的分科研究。

《农政全书》的作者是谁?

  《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作者为徐光启。

  此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

  贯彻这一思想正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

  由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农学著作。

  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其他的大型农书,无论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还是元代王祯的《农书》,虽然是以农本观念为中心思想,但重点在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

  创作背景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至三十八年(1610年),徐光启在为他父亲居丧的3年期间,就在他家乡开辟双园、农庄别墅,进行农业试验,总结出许多农作物种植、引种、耕作的经验,写了《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和《代园种竹图说》等农业著作。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秋至四十六年(1618年)闰四月,徐光启又来到天津垦殖,进行第二次农业试验。

  明天启元年(1621年)又两次到天津,进行更大规模的农业试验,写出了《北耕录》、《宜垦令》和《农遗杂疏》等著作。

  这两段比较集中的时间里从事的农事试验与写作,为他日后编撰大型农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天启二年(1622年),徐光启告病返乡,冠带闲住。

  此时他不顾年事已高,继续试种农作物,同时开始搜集、整理资料,撰写农书,以实现他毕生的心愿。

  明崇祯元年(1628年),徐光启官复原职,此时农书写作已初具规模,但由于上任后忙于负责修订历书,农书的最后定稿工作无暇顾及,直到死于任上。

  以后这部农书便由他的门人陈子龙等人负责修订,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亦即徐光启死后的6年,刻板付印,并定名为《农政全书》。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滚锁常识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