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常识

拿什么缓解公众的抢票焦虑

五一假期越来越近,一些有出行计划却还没抢到票的旅客愈发坐不住了。“开售即候补”“在12306疯狂‘存钱’”“是否在纵容买长乘短”“候补成功的概率准确吗”……近日,针对网友的吐槽和质疑,12306客服也是多番回应。

比如,网上有声音称,第三方平台用技术把票抢走,再通过“加速包”加价卖给用户。对此,12306客服表示,铁路部门没有授权任何第三方软件购票,第三方平台是拿着旅客信息到12306进行候补。但是存不存在一种可能,第三方平台把候补到的票,按价高者得的潜规则进行阶梯分配?

如果存在,这种商业模式合理吗?今年春运期间,铁路12306曾回应,“正是由于时段性票源紧张,一些机构平台乘机采取代购、抢票、囤票等特殊手段加价牟利,这种做法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对此,铁路部门受限于职权范围可能无法解决,但是其他管理部门可以跟进,合力攻克难题。

近些年,每逢节假日,出行高峰都会将12306推进舆论场,也促使其不断改进。据悉,今年五一期间,铁路部门将通过增开临时旅客列车、动车组重联运行、普速旅客列车加挂车厢等方式,最大限度增加旅客座席;旅客在候补时,可选择“接受新增列车”,当有新增列车时,系统自动为旅客兑换车票。

事实上,运力永远不可能按理论最大出行人数来设计,只要是假期集中出行,必然会带来票务紧张,对此公众也要多一份理解。不过,没有最完美的服务,也要为臻于完美而不断改进。

在社交平台上,“是一次性放票还是分批次放票”也成了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12306回应称,全程票售不完的情况下,会在发车前24小时内重新调整比例,再次放票。那么,再次放票的时间能否提前一些,规则能否明确一些,并及时通知?

相比“买不到”的短痛,“不知道能不能买到”的不确定性更令人纠结,这也是舆论持续关注抢票、公众情绪较大的重要原因。票未定就意味着行程无法敲定,相关出行计划就只能悬着,难免会让人焦虑。

为此,铁路部门或许还可以及时公布相关大数据,比如某条线路的总票数有多少、售出了多少、有多少人在候补等。透过这些数据,一方面,“待出行”旅客可以清晰看到目的地热门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形势及时调整出行计划。在错峰出行、反向旅行兴起的背景下,大数据也应成为个体出行的行动指南。

此外,“买长乘短”和“买短乘长”成了很多人的无奈选择,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个人损失和运力浪费;还有网友担心,候补多个日期、班次,如果同时候补成功,可能产生退票费……这些问题,是不是也有可以优化的空间?让抢票多一些确定性,吐槽和质疑就会少一些。

一次出行高峰期,对于铁路部门来说,也是一次技术与服务查漏补缺的检验期。在实践中听取网友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性地研究问题并及时改进,才是良性互动。把能想到的都安排上,把能做的都做到位,如此方能最大程度缓解公众的“抢票焦虑”。

网友看法

1、网友勇者轮船A:现在看病专家号抢不到,火车票抢不到[捂脸]

2、网友朴实百灵鸟s:这个候补绝对是一大BUG,我不知道订没订上票,如何安排行程,定旅馆。

3、网友路漫漫一一君怡:应该严格控每人购4张票,团体票应该到窗口购买

4、网友头条莫言:候补车票就像买彩票一样,不到最后面还不知道有没有。

5、网友銳翔:一,不确定性让人焦虑 二,不确定性影响日程安排 三,候补的大额资金被占用

6、网友灵净zZ土:答案:抢到票

7、网友退休卡拉米:何止是抢票焦虑,破除垄断,坚持改革,市场经济为主体。

8、网友德才兼备橘子H:大家都不出去不好吗?让他们去抢票。

9、网友天山之水之云:抢到了就出去玩玩,抢不到就在家周边转转,非要赶这个节日出去,人挤人,旅游体验很差。

10、网友紫色风信子哈:严格执行休假制,大家不打堆出游就行了。

11、网友自若小鱼0mM: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禁止第三方平台买卖火车票来得让人信服。

12、网友江上风清1:以前在12306买票很舒心,现在是胆战心惊!

13、网友淡泊明志64684349:为啥到五一出行高峰期慢车不开呢?

14、网友一半一半呗: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一年两箱油的司机,逼着你买车,就为了过年回家稳妥点吧。

15、网友灿烂海浪31:世界上最难买的火车票可能就是中国了!特别是12306!更是难上加难!

16、网友金融深一度: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条件下永远不可能,除非改变根本的条件

17、网友空一蝉:拿什么?拿钱啊

18、网友小贺8080:那为什么过几天出来一堆呢

19、网友华正公路:想知道还是人民铁路吗?

20、网友simonjrm:都是套路,赚我的退票费,抢到返程票却买不到回去的票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滚锁常识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